期刊封面
管理类的核心期刊都有什么(7)
素食者与肉食者、熟食者与生食者、饕餮者与辟谷者,以及其他各种有关“吃”方面的理论派别一直都在争执不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赞成或反对某种特定学说的证据与争论堆积如山。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依据这些所谓的结论进食,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把什么作为饮食的评判标准?
喜欢吃饕餮大餐吗?
现代营养学按照机械自然观来解读食物,把食物营养分为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7大类共40多种营养素。这种把食物营养当成是分子式的堆砌物的研究模式在根上就有问题。因为机械是人为力的产物,而食物体是自然力的产物。从什么角度来评判食物营养才是终极真理呢?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存在于本原的奠基之中”。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
只有回到生命原点,向食物体的生命本原元气来寻求答案,我们才会找到真理。生命本原是什么?《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元气是生命之本,元气是生命之源。食物体生命和人类生命都统一于元气。就食物体的营养问题而言,只有从元气本原出发,用元气满溢程度来作为食物营养的评价标准,才是正确合理的方法!舍元气其谁?
美国人给过度加工的大米和面粉之中添加化学合成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不是无知者无畏呢?只有自然才可以孕育元气,科技只能制造化学物。如果人类可以在稻谷和小麦前期加工的过程中,用元气而非分子式作为评判标准,把电磨高温加工变成石磨低温加工,全人类的平均寿命最起码可以延长10岁以上!
战国时期道家大师庄子画像
生命本原代表着生命的终极存在和终极依据。人类只有回到原点,才能够弄清楚有关生命的真正意义,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普世价值和评判标准。如果把生命本原元气作为评判标准,动物体的气场和气机与人类最为接近,但人类无法像老虎那样直接摄食活体动物,人类所吃的肉一般都是来自于动物尸体,而动物与人一样活的是一口气,尸体之中的元气与活体是无法相比的。而相反,素食之中的水果、坚果和80%的蔬菜是可以直接摄食的。
应该吃什么?
烹饪料理阶段对食物体元气的损伤也比较大。《庄子-达生》云:“形精不亏,是谓能移”。元气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会凭空消失。元气补益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只有能量才可以产生能量,只有元气才可以补益元气,只有生命才可以滋养生命。能生食的水果、坚果和蔬菜属于“形精不亏”的食物,其元气能够移到人类体内。可以做种子的五谷和商业街属于元气满溢的食物。肉类食物则是要经过高温加工,元气损伤比较大。
总结一下,人类在生理上属于接近于食草动物的杂食动物,人类的饮食应该以素食为主,偶然吃肉;纯素食者不会导致营养缺乏的问题,但动物的气场和气机与人类的亲和度高于植物;从哲学高度来看,纯素食属于非黑即白的思路,从养生和口腹之欲的角度来看,少量适度摄食一些自然生长的动物性食物,是白中有黑的太极智慧;过度加工会损毁食物体元气,烹饪料理应适度。
文喜有话说 2017.12.4.
请谈谈微生物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般地,在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些人误将真菌当作细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尤其以80年代以前未受过系统生物学教育者。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文章来源:《菌物研究》 网址: http://www.jwyjzz.cn/zonghexinwen/2022/120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