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管理类的核心期刊都有什么(6)

素食会引起营养缺乏吗?
1.人适合吃素还是吃肉?
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属于偏食草动物的杂食动物,离食肉动物比较远。人类牙齿的结构接近于牛、马和羊,而与老虎、狮子和豹子的相差甚远,同为杂食动物的熊的牙齿则比较接近于食肉动物;就肠子的长度和胃酸的浓度而言,人类也比较接近于食草动物,而非食肉动物。
人类牙齿接近于食草动物
进入稳定的农耕文明时代是从大禹治水开始的,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农耕文明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人类处在采猎时代,维持生存的4种手段为采摘、捡拾、挖掘和捕捞。处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还没有学会用火,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可以切割动物尸体的工具,人类自身的牙齿也不像是老虎那样强壮,无法撕扯开动物坚固的皮革。因此,饮食是以野果为主,所吃的肉类食物是比较少的。
大禹治水雕塑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肉是极为稀缺之物。民间把能够“吃香的,喝辣的”当成是人生最重要的奋斗目标。所谓“香”一般指的就是肉。肉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让人大快朵颐,享受美味;因为肉类食物的稀缺和难得,吃肉可以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除了贵族阶层,一般人只能是偶然吃之。
想想40年前,人们一年吃不了几回肉,可现在很多人一天就吃几回肉。人的身体自然不是按照一天吃几回肉设计的。肉类食物因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较高,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但过度摄食却会给健康带来危害,这个问题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吕氏春秋》称肉为烂肠之食
《吕氏春秋·本生》云:“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肥肉厚酒被很多人当成是营养丰富的美食,很多人努力追求鼻想以此来强壮自己的身体,而实质上它们却被命名为是烂肠之食。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可没有激素饲料,那个时候的肉可都是自然生长的,而我们今天放开肚子大口吃的肉,绝大部分是生长期极短、用激素吹肥、有很多人工合成化学残留物的非自然生长的肉!
养鸡场的鸡40多天即可出栏
2.吃素会缺蛋白质吗?我们一直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就是吃肉少,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会不足,我们有“肉=蛋白质”的观念。事实上,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人类的三大类食物植物、动物、菌物之中全部都含有蛋白质。水果的种类和品种众多,蛋白质含量相差也不小,按照新鲜水果来测定,其蛋白质含量约为总重的0.5%~6%;坚果的蛋白质含量远比水果为高,如核桃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比鸡蛋高20%,花生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5%;而肥猪肉的蛋白质含量仅为2%~3%,脂肪含量90%;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与核桃的差不多,约为15%;牛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
自然食物中均含有蛋白质
作为人类主食的天然稻谷和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与品种、产地和种植过程有关,一般稻谷的蛋白质含量约为7%~11%,而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0%~18%。但这个含量并非精米精面之中的蛋白质含量,稻谷和小麦精制加工的过程,既会损耗其元气,也会破坏其蛋白质。
五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第37卷第10期“6种食用菌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及评价”,研究者共选择了姬松茸、冬菇、干枞菌、云耳、银耳和岩耳6种食用菌,测定的结果6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都很丰富,但相差悬殊。从高到低依次为:姬松茸56.4%,冬菇28.3%,干枞菌25.7%,云耳10.3%,银耳9.60%,岩耳9.00%。
白色农业——人工食用菌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竟然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的豆腐。”黄豆的蛋白质含量为40%,是牛肉蛋白质含量的2倍,鸡蛋蛋白质含量的2.3倍,瘦猪肉蛋白质含量的2.7倍。大豆蛋白的相对分子量范围3000~160000道尔顿,民间所自然产生出来的吃黄豆的多种方法,如豆腐、豆芽、豆腐脑、豆浆、豆酱等等,通过高温、发酵等方法,可能是将大豆蛋白分子量变小的一种途径,这样可以减少脾胃消化分解和运化吸收的负担。
豆腐是未来最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吗?
3.应该用什么来评判食物营养?美国人用电磨高温加工把大米和小麦一遍一遍地精磨,磨得又精有细又白,目的是为了视觉和口感。营养学家知道储存在大米米糠和小麦胚芽之中90%以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破坏,所以就把化学合成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进去,作为高营养强化大米和面粉高价卖给消费者。问题就出在评判标准的问题。
文章来源:《菌物研究》 网址: http://www.jwyjzz.cn/zonghexinwen/2022/1207/544.html